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3514
开栏语: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本栏陆续刊发中华经典文化名句、名篇,以飨读者。

原文:
亭皋败叶先秋霣,城上惊鸟半夜啼。
自笑远游心未已,年来频梦到苍溪。
——南宋·陆游《自春来数梦至阆中苍溪驿五月十四日又梦作两》
译文:
水边高地的落叶在秋前早早凋零,城头惊飞的鸟雀在夜半凄切哀鸣。
自嘲漂泊远游的雄心从未止息,年来却频频梦回苍溪故地。
诗解: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凝聚着诗人对苍溪(今四川广元苍溪县一带)的深沉眷念,抒发了出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前两句以“亭皋败叶”“城上惊鸟”勾勒萧瑟秋景:未至秋日而叶先凋零,夜半无端闻鸟悲啼,既是眼前实写,更暗喻南宋山河破碎的时局忧思。后两句“自笑远游心未已,年来频梦到苍溪”直剖心迹:所谓“自笑”,是诗人对毕生壮志难酬的无奈解嘲——纵然年迈体衰,收复中原的“远游心”依然激荡不息;而“频梦到苍溪”则揭露灵魂深处的执念,此地乃诗人当年抗金前线驻地,承载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热血记忆。全诗在“笑”与“梦”的矛盾中迸发赤诚,将个人漂泊之叹升华为家国未复之痛,四句之间,秋夜的凄清与铁马的轰鸣交织成志士永恒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