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苑谈天

经典名句(25)|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3553

开栏语: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本栏陆续刊发中华经典文化名句、名篇,以飨读者。

名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北·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文:

你我生死相隔已十年,茫茫一片,无从知晓对方境况。即便刻意不去思量,这份情意也从未被遗忘。

你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我满腔的凄凉愁苦,竟无处可以诉说。纵然此刻能与你相见,你大概也认不出我了——我早已风尘满面,两鬓如霜。

夜里竟意外梦到回到故乡,你正在小小的轩窗前,对着镜子梳妆。我们彼此凝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泪水簌簌落下,淌了千行。

想来那每年都让我肝肠寸断的地方,便是在明月高悬的夜晚,那片种着矮松的山冈,也是你的安息之地。

诗解: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写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时年苏轼38岁,任密州知州。

王弗是苏轼的结发妻子,16岁嫁与苏轼,聪慧温婉,曾在苏轼读书时陪伴左右,甚至能指出他学问中的疏漏,二人感情极深。然而治平二年(1065年),王弗年仅27岁便病逝,葬于四川眉山老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全词情感的总纲,定下了悼亡的悲怆基调。“两茫茫”道尽生死隔绝的茫然——十年阴阳相隔,生者不知逝者境况,逝者难晓生者沧桑,这份“隔绝”成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根源,满腔悲苦找不到倾诉出口。“不思量,自难忘”则揭示思念的本质:它无需刻意维系,早已刻入骨髓。即便苏轼奔波宦海,这份牵挂仍如影随形。

由此延伸,“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悲叹,正源于“十年”的时光残酷;梦中“小轩窗,正梳妆”的温馨,恰是“自难忘”的具象化;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沉默,更是“两茫茫”化作重逢时的汹涌泪意。

结尾“明月夜,短松冈”的年年肠断,终让这份“难忘”超越梦境,成为贯穿余生的永恒牵挂。全词以开篇七字为核心,将生死之痛、思念之深熔铸为不朽的深情绝唱。

(资料整理:钟坤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