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量: 3526
开栏语: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本栏陆续刊发中华经典文化名句、名篇,以飨读者。

名句: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中宵》· 杜甫
译文:
高高的西阁高至百寻,半夜独自漫步于雕花的窗户之下。
流星掠过水面,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白光;西沉的月亮映照在沙滩上,光影摇曳,仿佛沙地也在晃动。
(看到)鸟儿选择良木栖息便知那是幽静之处,(望着)深水潜流就想象其中定有巨鱼。
亲朋故旧遍布天下,却因战火纷飞而音信稀少。
诗解:
此联名句出自唐代“诗圣”杜甫的五言律诗《中宵》。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夔州西阁深夜不眠、独自徘徊时所见的景象。“飞星过水白”捕捉的是流星划过水面瞬间的视觉奇观:流星迅疾的光芒在幽暗水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和短暂,一个“白”字精准地刻画出光亮的强烈与转瞬即逝。“落月动沙虚”则展现了月光即将沉落时在沙滩上营造的迷离幻境:低垂的月光将影子投射在沙滩上,光影随着月落或水波(或错觉)而摇曳不定,使原本实在的沙滩显得虚幻浮动,一个“动”字和一个“虚”字将这种光影变幻、虚实难辨的静谧与空灵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诗不仅是杜甫对夔州峡江夜景精微至极的观察与描摹,更是其内心孤寂、漂泊无依与忧思难遣的外化。那飞逝的流星、晃动的月影,都暗喻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动荡、故园难归的深切感慨。其炼字之精(“白”、“动”、“虚”)、体物之工、意境之幽渺深远,堪称古典诗歌写景抒情的典范,寥寥十字便营造出惊心动魄又空寂迷离的审美境界,充分展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