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苑谈天

经典名句(21)|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3548

开栏语: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本栏陆续刊发中华经典文化名句、名篇,以飨读者。

名句: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宋·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译文:

城墙上的夕阳斜照,画角声凄哀动人,沈园已不再是过去的池台模样。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碧绿依旧,曾映照过她如惊鸿般轻盈美丽的身影。

那场美好的梦境破灭,她的芳魂消散已四十年,沈园的柳树也已苍老,不再飘飞棉絮。

我这身躯不久后也将化为稽山的泥土,可即便如此,凭吊这旧日遗迹,依然忍不住泪流满面。

诗解:

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此时陆游已75岁,距他与前妻唐琬的悲剧已过去四十余年。

陆游与唐琬本是恩爱夫妻,却因陆母反对被迫分离。多年后,两人在沈园偶遇,唐琬已改嫁他人,陆游悲痛之下写下《钗头凤·红酥手》。此后唐琬不久便抑郁而终,沈园成为两人爱情悲剧的永恒见证。

晚年的陆游多次重游沈园,触景生情。“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以景载情,极具张力。桥下春波依旧碧绿,却成了“伤心”的载体——只因曾映照过唐琬如惊鸿般轻盈的身影。今昔对比中,春光的明媚与回忆的凄楚交织,“曾是”二字将四十年的时光压缩,昔日倩影与眼前碧波重叠,写尽物是人非的怅惘,将深埋心底的思念与遗憾化作可触的春景,余味绵长,直抒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与终身遗憾,字字泣血,是陆游悼亡诗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之一。

(资料整理:钟坤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