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视听四川 百部川扬 | 《龙门茶馆》的英魂们,这盛世如您所愿!

 发布时间:2025-10-01 浏览量: 3181

又是一年国庆,华灯璀璨,红旗招展。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彻大街小巷,我们享受着和平的繁荣与富足。可曾想过,若将时光倒流八十余年,回到那间战火纷飞中的成都龙门茶馆,让那些用血肉之躯撑起民族脊梁的平民英雄,看一眼今天的中国,他们将会何等模样?

陈二哥,那位摔碗为誓、将茶馆化作抗战烽火台的袍哥掌柜,若能看到今日之成都——宽窄巷子里游人如织,盖碗茶香飘散在安详的空气中,他大概会愣在原地,那双曾紧握“死字旗”的手会微微颤抖,最终化作一声带着笑意的感慨:“格老子的!这江山,我们守对了!”

红姑,那位精打细算却把全部家当捐给前线买飞机的老板娘,若能看到今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翱翔蓝天,航母巡弋海疆,她定会叉着腰,眼眶通红却满是骄傲地笑骂:“老子当年捐的铜板,硬是变成真飞机了!”

陈三爷,那位平日里提着鸟笼、说话尖酸、总把“好男不当兵”挂在嘴边的“老少爷”,若能看到今日之中国,会是最动人的一幕。这个曾讥笑学生热血、嘲讽壮士赴死的“旁观者”,最终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摔碎了珍爱的鸟笼,吼出“老子也是四川人”,毅然踏上了最危险的运盐之路。若他能魂归故里,看到这他曾吝于付出、却最终为之献出生命的土地,已如此繁荣富强,他定会背过身去,用长袖狠狠抹一把脸,声音哽咽却带着从未有过的硬气:“值了…老子那雀儿,换这盛世,值了!”

还有那跪别父母、投笔从戎的黄二娃,若能看到今日之学子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在自由的天空下追求理想,他年轻的脸上会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用生命守护的,不正是这朗朗书声与万家灯火吗?

那些护送盐道的僧人与道士,那些用血肉之躯抢修机场的民工,那些在茶馆角落里为前线缝制寒衣的难民母女……若他们魂归今日,看到这条从龙门茶馆延伸出的道路上,已是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该是怎样的一场抱头痛哭与欢欣鼓舞!

他们从未渴望青史留名,他们只是在那至暗时刻,凭着“茶凉血不凉”的一腔赤诚,做出了一个中国人最本能的选择——保卫家园。从陈二哥的义无反顾,到陈三爷的迟来觉醒,每一个平凡的灵魂被唤醒、被点燃的过程,共同铸就了民族的脊梁。

我们今日每一刻的平凡生活,都是他们当年无法想象的盛世图景。我们每一次轻松的举杯,都品尝着他们当年未能喝到的和平之茶的甘醇。

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时刻,我们致敬历史,更感恩那些无名的英雄。而理解他们、走近他们精神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一看那部为他们树碑立传的微短剧——《龙门茶馆》

它让我们记住: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陈二哥摔碎的茶碗,是红姑账本里划掉的银元,是黄二娃决绝的背影,是陈三爷最终摔出的那个鸟笼——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在民族存亡之际,于迷茫与挣扎后,做出的不普通的选择。

这盛世,如您所愿。

这未来,由我们接续。

国庆之际,敬请收看《龙门茶馆》,让我们在茶香与烽火的交织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永不冷却的血性与深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