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动态

中共凉山州委书记虞平:以文旅强州建设新成效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发布时间:2025-08-21 浏览量: 3767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凉山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定做好文旅深度融合大文章,持续塑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文旅品牌,加快建设四川文艺副中心、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以文旅强州建设新成效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西昌邛海。供图/西昌市委宣传部

   突出全域全时,持续优化全州文旅发展格局

坚持以优势地域辐射后发地区、成熟景区带动潜力资源,大力发展“夏季清凉·冬季暖阳”全域全时旅游,加快形成竞相发展、互补发展、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一是共建精品文旅线路。“东南西北中”五线全域布局,推动以西昌、德昌、普格、冕宁为主的“中线”打造最美阳光康养和航天旅游精品线,以昭觉、布拖、金阳、雷波、美姑为主的“东线”打造最美彝族风情旅游精品线,以会理、会东、宁南为主的“南线”打造最美川滇风情旅游精品线,以盐源、木里为主的“西线”打造大香格里拉最美生态旅游精品线,以喜德、越西、甘洛为主的“北线”打造最美古南方丝绸之路旅游精品线,实现一年四季皆美景、全域全时皆可游。二是打造知名文旅地标。加快推进螺髻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邛海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泸沽湖和会理古城—仙人湖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扩大彝海结盟地、邛海泸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昌古城等品牌知名度,高水平打造彝藏风情、摩梭文化等主题文旅风景道,高标准建设金沙江—安宁河阳光康养走廊,协同提升大香格里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来凉必游的文旅地标。三是擦亮特色文旅名片。加强“红军长征过凉山”革命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做靓“彝海结盟”红色名片。充分挖掘各民族特色优质文化资源,做靓民族风情旅游名片。依托气候、温泉、森林、中药材等资源做强“康养+”产业,做靓“夏季清凉·冬季暖阳”避暑越冬名片。依托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拓展航天文旅市场,做靓“中国航天城”名片。培育一批“凉山造”旗舰文旅产品,做靓“大凉山”文旅区域公共品牌。

   突出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特色文旅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文旅+”“+文旅”,聚焦发展短板和发展需求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全领域全链条特色文旅融合业态。一是发展文博研学旅游。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持续开展盐源老龙头墓地、西昌高枧汉晋遗址等考古发掘,拓展“博物馆+”文旅业态,推出脱贫攻坚、三线建设等新时代伟大实践主题文旅线路,打造彝海结盟等研学品牌,推动更多特色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线路和景区景点。二是发展康养度假旅游。做强西昌环邛海、越西20℃夏天避暑、昭觉冰雪运动、德昌森林、会理“北纬26度烟火古城”康养,深度开发普格螺髻九十九里等温泉康养,培育壮大金沙江—安宁河阳光康养集群,高水平打造四川省银发经济主要承载地,建设阳光康养度假目的地。三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彝家新寨、移民安置点等建设乡村特色旅游村镇,大力发展田园民宿、农耕体验、景观农业、休闲农业、传统节庆赛会、农事节气活动等乡村文旅业态,打造“四时好风光”乡村旅游路线,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四是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在保护中有序开发小相岭、龙头山大断崖、“三江”高峡平湖等优质旅游资源,持续提升老君峰、文昌故里、灵山、马湖、色拉尼布等景区建设运营水平,丰富自驾游览、徒步登山、观星露营、自然观光、科普教育等产品体系,建设生态观光旅游胜地。五是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持续提升彝族火把节国际影响力,精心办好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傈僳阔时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强化彝绣、银饰、漆器、绿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主题文化游和深度研学游,推动一批民族时尚产品登上国际舞台,建设民族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六是发展航天航空旅游。以西昌、冕宁为主要承载地,高水平规划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文旅拓展区,创新发展航天科普、航天观礼、航天文化体验、航天爱国主义教育等航天文旅业态,推出一批直升机观光、热气球游览、滑翔伞飞行等低空文旅产品,建设航天航空旅游目的地。七是发展演艺赛事旅游。推广“跟着演艺(影视、赛事)去旅行”,推出“五彩大凉山”剧本共创计划,持续办好中国(四川)民族音乐周、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大凉山戏剧节、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等活动,打造国际亚高原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演艺影视赛事产业高地。

   突出游客满意,全面提升文旅服务体验水平

坚持以游客为中心,聚焦游客接待能力、服务能力、吸附能力不足等瓶颈制约,推动文旅服务和消费体验提质增效,营造全社会热情迎客、诚信待客、文明好客的良好文旅生态。一是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加大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力度,加快推进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和宜西高铁、西香高速、金西高速、金沙江下游翻坝转运设施等交通重点项目,大力提升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驿站、酒店民宿等配套水平,构建舒适便捷的文旅设施体系。二是推进服务供给提质增效。优化落实入境旅游便利化举措,建立完善文旅市场治理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处理、纠纷多元化解和突发事件处置等机制,严厉打击扰乱文旅市场秩序、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建强凉山文旅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畅游凉山”综合服务能力。三是推进消费体验提优赋能。贯穿全年举办消费周、消费月、消费季活动,创新发展夜间经济、首发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票根经济,建设一批区域级标志性商圈、国货潮牌聚集地,打造一批“蜀里安逸·惠购凉山”文旅消费新场景,创建一批国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我们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优化文旅强州领导小组,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完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坚决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以务实作风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凉山落地见效。

(信息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2025年8月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