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麻了!247亿营收背后的“安克密码”


报告期内,充电储能类产品实现收入126.6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 47.23%,占总营收的比例为51.26%。其中,储能业务2024全年实现营收达30.20亿元,同比增长184%。
Anker Prime旗舰系列、Anker MagGo磁吸无线充系列(全球首款Qi2.0可折叠三合一充电器)、Anker SOLIX F3800(行业首台实现AC耦合技术并可联动并网光伏的便携式储能产品)等新品均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2024年实现收入63.3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9.53%,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5.64% 。
旗下eufy智能家居品牌在欧美澳市场知名度较高,涵盖安防和清洁两大核心产品线。
eufy 4G LTE Cam S330、eufy X10 Pro Omni全能基站扫地机等明星产品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地位。
2024年实现收入56.9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3.04% 。
主要包括 soundcore(声阔)品牌的无线蓝牙耳机和音箱产品,Nebula(安克星云)品牌的激光智能投影系列产品,以及 AnkerWork 品牌的无线蓝牙麦克风、会议摄像头等系列产品。
财报亮点二:坚持长期主义,专利筑墙
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21.08亿元,同步增长49.13%。公司在全球共取得250项发明专利,1030项实用新型,957项外观专利。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获世界顶尖工业设计、创新类产品奖项共183项。

财报显示,2024年安克创新在线上渠道的营收为176亿元,同比增长43.01%,线下渠道营收71.09亿元,同比增长36.72%。
图源:安克创新财报
一大明显的趋势是,安克对传统线上渠道以及亚马逊平台的依赖程度正逐步降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站营收实现了101.34%的大幅增长。
“外界还常常给我们贴一个标签,说我们是亚马逊公司。但实际上安克约5000名员工里,专职做亚马逊的人只有90个,数量还比不上专职做算法研发的人。”阳萌如是说。
线下销售网络建设部分,在北美市场,安克已成功进驻沃尔玛、百思买、塔吉特、开市客等国际知名零售渠道;日本市场则与7-11等本土零售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欧洲、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区域市场亦通过拓展深化渠道布局,新增多个合作渠道。
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开花逐步形成“电商爆款+商超覆盖”的立体网络。
成立14年来,这家深耕跨境电商赛道的行业龙头老大哥,早就凭实力站上全球话题榜。
值得注意的是带来惊艳表现的人均产值。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总数5034人,经计算人均创收约490.86万元,同比增长12.63%。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安克创新强大的运营效率和员工创利能力。
就在今年年初,一则关于安克创新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2024年,安克创新发放员工奖金高达8亿元,年薪破百万元的达494人。”在安克,部分核心员工的收入远超传统行业。对于追求极致创新的安克而言,一个好的团队要有隐性的战略共识。复杂品类的成功,第一位还是一号位和核心团队,其次才是公司平台能力的沉淀。
2024年8月13日,在马斯克与特朗普进行的一场直播对话中,观众发现特朗普使用的充电宝是Anker MagGo充电宝。
247亿背后的“安克密码”:
长期主义的胜利,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范式
从充电宝起家到市值直逼千亿的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安克用十年验证了一个真理:跨境生意的终局,不是流量与价格的缠斗,而是技术沉淀与品牌信仰的较量。
当行业沉迷于“赚快钱”时,安克选择死磕创新、自建独立站、扎根海外本土化;当贸易摩擦加剧时,它又率先押注柔性供应链和新兴市场。这种“高研发投入+强用户洞察+全球化品牌运营”的铁三角模式,或许正是其穿越周期的核心武器。
阳萌口中的“系统性能力”,实则是将中国供应链效率与全球品牌运营深度融合——用技术拉开差距,用文化消除隔阂,用效率碾压对手。正如财报中透露的野心:安克早已不满足于单品爆款,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创新-溢价-反哺创新”的飞轮,最终蜕变为多品类战略下真正的全球消费电子帝国。
或许,安克247亿营收的意义早已超越数字本身,它为中国品牌指明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在速生速死的跨境江湖,唯有把“长期主义”刻进基因,才能从“中国制造”进化为“全球热爱”。
未来,当Anker MagGo充电宝不断出现在各国政要的会议桌上,当Eufy扫地机走入千万欧美家庭,当Soundcore耳机在东京地铁里流淌出音乐,当Nebula激光投影在柏林年轻人的客厅投下光影,我们或许会想起这个财报季的启示——
全球化从未退潮,只是选定了时代的主角。
信息来源:跨境电商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