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都在黄仁勋的最新演讲里了

商业热点
笔记君说:
美国时间3月18日,英伟达在美国圣何塞举办GTC(GPU技术)大会。
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科技巨头,今年GTC吸引约2.5万人线下参加,另有30万人通过线上方式收看直播。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主题演讲开场说:“因为AI技术爆发,GTC大会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大。
去年他们说GTC是AI行业的'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相当于中国的迷笛音乐节)。
今年我们搬进了体育场,GTC已经成AI行业的‘超级碗’(相当于中国的春晚)”。
在此次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Blackwell GPU、硅光交换机、机器人模型等一系列新产品。
黄仁勋在演讲中反复传递出一个信号:随着AI行业在模型训练上的整体需求放缓,再加上DeepSeek在模型推理上所做创新,AI推理时代即将到来。
比AI推理时代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处在物理AI时代的前夜,未来AI加持下的机器人产业,是一条10万亿美元级别的全新赛道。
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人士的狂欢,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十年人类与AI共生关系的深度预演。
为此,笔记君对黄仁勋最新演讲进行了高度提炼,分享给大家。同时,我们也预见了未来十年AI赋能百行千业的3大趋势,也想把这些思考带给大家。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
一、黄仁勋主要讲了什么?
黄仁勋在150分钟的时间里,从人工智能过去10年的飞速进化,到AI发展的核心问题,再到具身智能的多个行业生态,再一次指明了AI的未来。
1.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的中间态
老黄这次没急着秀新品,反而花了半小时科普一个关键概念:Agentic AI(代理式AI)。这玩意儿是AI进化的“青春期阶段”,夹在生成式AI和具身智能之间,相当于让AI从“做题家”升级成“项目经理”。
在现场展示的AI技术发展路线图中,黄仁勋按照“Perception AI(感知式AI)、Generative AI(生成式AI)、Agentic AI(代理式AI)、Physical AI(具身AI或者叫物理AI)”四个阶段的进化路线,他把Agentic AI描述为AI技术发展的中间态。
咱们打个比方说:感知式AI相当于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能看能听,但是不会思考(比如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
生成式AI相当于青春期的少年,会写作文会画画,但是经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比如ChatGPT乱编名人名言乱编数据);
代理式AI就厉害了,相当于一个智商在线的成年人,能拆任务、做计划、自己纠错(比如AI智能体帮你规划旅游攻略,出错了还能改);
具身AI或者物理AI就是它装上了机械手脚,直接动手改造世界,相当于一个经验丰富啥都能修的老师傅(比如工厂机器人可以自动维修保养设备)。

(图源:英伟达)
黄仁勋认为,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AI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拐点,它变得越来越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算力来支持它。
老黄在演讲现场用了一段提示词,来举例说明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的差距。

(图源:英伟达)
上图说明,生成式AI像急着交卷的学生,唰唰列出座位表,结果父母被安排成邻居——典型的“一本正经地胡说”。
而代理式AI呢?它是分三步搞定的。
先拆任务,先固定你和老婆位置,再隔离双方父母,最后塞进伴郎和牧师;再试错,模拟8000多种排列组合,相当于把宾客当俄罗斯方块反复调整;最后做复盘,检查有没有漏掉要求,甚至考虑桌子形状影响拍照角度。
代价是啥呢?
费电,非常费电。
所以在黄仁勋看来,加速AI工作负载的新型数据中心「AI 工厂」,就是要高效地处理这些tokens,把它从AI语言转换为AI货币——即智能。通过软硬一体优化,以更低的计算成本处理更多tokens。
说白了,老黄就是要用一套算法把AI处理tokens的能力,压榨到极限。
还是打个比方说:你用H100芯片每秒产3亿token,约等于把《红楼梦》抄200遍,然后你电表转得比电风扇还快,月入2万倒贴5万电费。
换上老黄全家桶之后,用全新芯片同样的耗电量怒刷120亿token,直接量产《霸道总裁爱上AI》,电费账单比房租还低,当然就能赚钱了。
这就是Agentic AI下,新黄氏定律曲线。

(图源:英伟达)
老黄这次掏出了个叫Dynamo的“AI工厂操作系统”。简单说,它就是给AI推理任务装上涡轮增压——以前AI生成内容像老牛拉车,现在直接换高铁。
它能让AI在同样时间内“吐出”几十倍的token。比如用新架构Blackwell跑DeepSeek模型,处理速度直接飙升30倍。
更狠的是,同样100兆瓦的电量,老款H100芯片每秒产3亿字,新款GB200芯片直接干到120亿字,机柜还少用一多半(从1400个减到600个)。
咱们打个比方:以前AI推理像小卖部手工记账,现在Dynamo+Blackwell这个王炸组合就是全自动超市收银系统——结账速度快30倍,电费还省一半。
老黄还宣布要和通用汽车搞大事:用英伟达的AI全家桶(芯片+模拟系统)改造下一代汽车、工厂和机器人。
英伟达推出了Halos系统,相当于给汽车戴上了“金钟罩”——既能防黑客攻击,又能用AI预判车祸风险。现在,全球几乎所有自动驾驶公司都在用英伟达的技术,从数据中心训练到车载芯片几乎全都被它给包圆了。
老黄押注机器人是下一个十万亿美元市场,还扔出三颗炸弹:
第一颗:人形机器人通用大脑Isaac GR00T N1。这是全球第一个开源人形机器人模型,相当于给所有机器人公司发“标准教科书”,而且开发者还可以随意魔改:想要餐厅服务员就训练端盘子技能,想要搬砖工人就加载负重模块。
第二颗:宇宙级模拟器Cosmos。在虚拟世界里生成无限训练场景,比如让机器人在暴雪天练爬楼梯,在台风天学搬货物。这样就能大大降低真实世界里训练机器人的成本和损耗。
第三颗:物理引擎Newton。英伟达和谷歌、迪士尼联手开发的开源引擎,专门训练机器人理解现实物理规则。现场还有个小彩蛋:现场彩蛋:去年爆火的迷你机器人“小蓝”再次登场,今年它已经学会根据老黄和观众的反应调整动作,不断卖萌。
这个小家伙去年GTC就来过黄仁勋演讲现场,今年它再次成功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大家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图源:英伟达)
在演讲的最后,黄仁勋以“AI正在创造无限可能”收尾,强调从算力基础设施到行业应用,英伟达将持续领跑整个行业。
二、黄仁勋的演讲
让我们看到哪些未来十年的趋势?
在工厂,机器人不再只会重复一个动作,遇到零件放歪了能自己调整,就像老工人一样灵活。
在城市,无人机自己巡逻查违建,扫地车凌晨自动出门作业,红绿灯根据车流实时变灯。
在你家,扫地机器人升级成“家政阿姨”,能收拾玩具、提醒你牛奶过期,能从洗碗到擦灶台一条龙服务,甚至扶着老人上厕所。
在医院,手术机器人给千里外的医生当“替身手”,康复机器人带着中风患者做复健动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半导体,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工智能,计算是目前最高效的生产力,计算是当今最核心的新质生产力。
AI不是资本炒作出来的泡沫,而是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它是一场真实而深刻的变革。
来源:笔记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