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3598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译文:
自从在京城分别,已经过了三年,你走遍天涯,在红尘中奔波。重逢时,你依然笑意温暖如春日,性情如古井般不起波澜,气节像秋竹般坚贞有节。
令人惆怅的是,你孤独的船儿连夜就要出发,送行时只有淡淡的月光和微云相伴。别对着酒杯让歌女蹙眉伤感了。人生就像一场艰难的旅途,你我都是途中的行人,聚散本是常态。
诗解:
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当时苏轼在杭州任知州,友人钱穆父(钱勰)即将离开杭州,前往瀛州(今河北河间)任职,苏轼为他饯行时写下这首词。
该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旷达洒脱、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词中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点明核心,以“逆旅”喻人生,点出生命旅途的奔波与无常,“行人”则道尽众生共性——人人皆是漂泊客。这十字打破个体离别的专属伤感,将个人境遇升华为人类共通的体验。
它藏着苏轼的通透:承认人生的“逆”,接纳漂泊的必然,以平等视角消解对命运的对抗。既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自我宽解——你我同是旅人,离别本是常态。于豁达中见共情,于平实中含哲思,成为穿透时光的生命箴言。
(资料整理:钟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