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脉搏

AI 眼中的十大 IP vs 行业人心中的答案:文商旅与城市更新超级 IP 的碰撞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3792

今天训练DeepSeek干了一件我一直想梳理却害怕工作量巨大的事,就是请它评选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十大超级IP

在我心目中,可以称得上全国性超级IP的应该符合以下五个标准1、形成过现象级的传播事件,且被人不断模仿;2、带来的结果是化腐朽为神奇或者变不可能为可能;3、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成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4、品牌形象良好,已经形成了特定认知,可以进行跨地域甚至跨领域复制延展;5、具有全国影响力,并已经总结出方法论,明显可以为其他项目或企业赋能。

我就把这五个标准喂给DeepSeek,请它综合考量给出它的建议。首先我请它从最愿意做宣传推广的文商旅案例中来选。我看了一下它的思考过程,在它的候选案例中有大唐不夜城、袁家村、故宫、乌镇、文和友、长隆、横店、黄鹤楼、茶颜悦色、阿那亚、拈花湾、洪崖洞、良渚文化村、淄博烧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然后它根据我给的标准做了仔细筛选,比如它认为淄博烧烤在2023年现象级传播,被很多地方模仿,但能否持续还需要时间检验,可能不符合第三个标准。洪崖洞虽然火爆,但复制性如何?可能更多是建筑特色,跨地域复制较难。茶颜悦色主要是餐饮品牌,虽然成功,但作为文商旅IP是否足够?可能需要考虑其与旅游的结合程度。阿那亚在文旅地产方面做得很好,艺术活动也形成品牌,是否符合跨领域复制?良渚文化村可能影响力更多在本地,全国性可能不足。横店影视城符合现象级、经济效益,但是否形成可复制的方法论?

最终经过25秒的“长考”,它给出的排序是这样的(按战略价值排序):

1. 大唐不夜城(西安)

  • 现象级传播:不倒翁小姐姐单条视频超23亿播放,带动全国景区沉浸式演艺风潮

  • 化腐朽为神奇:在无自然景观依托的城区打造出中国首个"沉浸式唐文化体验场"

  • 持续发展:年客流量超1亿人次,夜间经济占比超70%

  • 方法论输出"文化场景+商业动线+演艺矩阵"模式已复制至全国16个文旅项目

 

2. 袁家村(陕西)

  • 乡村振兴典范:将空心村变为年营收超10亿的民俗体验地

  • 模式创新:开创"全民股份制+前店后厂"的乡村旅游3.0模式

  • 跨域复制:成功输出至青海、山西等地,形成"袁家村系"品牌矩阵

     

3. 故宫博物院

  • 文创革命:从严肃IP转型为年销15亿的超级文化符号

  • 数字活化:《故宫社区》APP注册用户超800万,开创博物馆数字化新范式

  • 方法论赋能:故宫模式已指导全国200余家博物馆文创开发

     

4. 乌镇(浙江)

  • IP战略:古镇保护+世界互联网大会双轮驱动

  • 运营创新:陈向宏团队创立的"乌镇模式"成为行业标准

  • 持续进化:从观光小镇到度假小镇再到文化小镇的三级跃迁

     

5. 文和友(长沙)

  • 场景革命7层楼市井空间重构餐饮体验逻辑

  • 模式输出:广州、深圳项目首日取号超3万,虽遇挑战但验证模式可行性

  • 文化赋能:开创"在地文化+超级场景+流量餐饮"新物种

     

6. 长隆度假区(广州)

  • 动物IP运营:大熊猫三胞胎全球首例,创造单园区年客流1100万记录

  • 持续创新:从野生动物园到海洋王国再到宇宙飞船的迭代能力

  • 标准输出:其动物保育标准已成为行业基准

     

7. 横店影视城(浙江)

  • 场景经济:无中生有打造全球最大影视拍摄基地

  • 产业延伸:形成"拍摄+旅游+教育"的影视全产业链

  • 模式复制:已在贵州等地落地"横店模式2.0"

     

8. 黄鹤楼(武汉)

  • 古迹活化:通过光影秀实现游客量从200万到500万的跨越

  • 文化再造"鹤鹤仙茗"茶饮店单日销售额破百万

  • 模式输出:夜游体系已赋能滕王阁等历史名楼

     

9. 茶颜悦色(长沙)

  • 文化饮品化:首创"新中式茶饮+文创"融合模式

  • 地域突围:在喜茶/奈雪围剿中走出差异化道路

  • 标准输出:供应链体系正赋能区域茶饮品牌升级

     

10. 阿那亚(秦皇岛)

  • 社群运营:通过孤独图书馆激活北方冷门度假地

  • 品牌溢价:房产价格较周边翻3倍仍供不应求

  • 模式创新"精神建筑+文化运营+社群经济"新范式

     

评选逻辑:

这些项目均实现了从"文化资源""文化资本"的质变,其核心价值在于:完成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 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型 形成持续进化能力。每个案例都突破了传统文旅项目的天花板,在文化表达、商业运营、技术创新三个维度实现突破,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前五名项目,均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工具包,正在重塑中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格局。

说实话,它这个评选结果特别是排序跟我的认知有点违背。比如“黄鹤楼”的IP我就曾武汉本地做文商旅的朋友探讨过,他们都觉得做的不够好,包括武汉整体的文旅运营都有待提高(特别是和那些城市营销做的好的城市如“尔滨”比)。又比如排在第一的“大唐不夜城”也是存在争议的,我是知道各地是有很多效仿这种模式的,从带流量这点看初期效果还是不错,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恐怕就要打个问号,毕竟它本体目前都爆出了经营问题,其他模仿者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再比如神盘“阿那亚”居然垫底,而另外一个神盘“麓湖”居然都没上榜,这就让我们在地产圈里待着的人意不平了,没到底这样两个全行业学习的标杆还比不过那些被验证复制失败的网红品牌?最失望的是榜单上居然没有胖东来,这可是一个商业带动了一个城市旅游的神迹IP,全国的超市从业者都在排着队等着它拯救,讨论文商旅的超级IP怎么能没有它?不过也有欣喜的点,长沙居然有两个品牌进榜,充分说明我们选长沙来作为HuanXin之旅开春第一站还是有道理的,想要人为制造超级IP,就不能不去长沙求取真经。

由于里面居然没有城市更新案例,我就对它追加了一个指令,请它按照同样的维度评选出城市更新方面的全国十大超级IP。这回它思考的时间稍长一点,用了30秒,它的候选案例是:上海新天地、北京798、成都宽窄巷子、广州永庆坊、重庆鹅岭二厂、苏州双塔市集、深圳南头古城、杭州天目里、武汉昙华林、西安老菜场、厦门沙坡尾、成都猛追湾、北京首钢园、大连熊洞街、福州烟台山等。很意外,不像之前评文商旅项目只是挑重点来匹配,这回针对城市更新案例它非常严格的给出了五个维度全面的评价,显得就更加科学。

以下是它根据同样的五大评选维度(现象级传播、化腐朽为神奇、可持续发展、品牌可复制性、全国方法论赋能),结合城市更新领域特点,评选出的全国十大城市更新超级IP(按战略价值排序):

1. 上海新天地(上海)

  • 现象级传播:开创石库门改造先河,成为城市更新全球案例,年客流量超2000

  • 化腐朽为神奇:将危旧里弄变为奢侈品零售密度全球前三的时尚地标

  • 持续发展:运营20年商业租金年均增长8%2022年销售额破百亿

  • 模式输出"新天地模式"已复制至武汉、佛山、重庆等8个城市

  • 方法论赋能:首创"留改拆"分级保护体系,写入住建部城市更新指南

     

2.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

  • 现象级传播:从废弃工厂到亚洲最大当代艺术社区,年举办展览超2000

  • 文化重生:保留包豪斯建筑群原貌,吸引谷歌、尤伦斯等顶级机构入驻

  • 经济效益:园区年产值超200亿,单日最高客流破10

  • 国际复制:模式影响首尔圣水洞、柏林工业园等全球旧改项目

  • 方法论体系:提炼"艺术介入+产权重组+事件驱动"三角模型

     

3.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

  • 传播奇迹"少城更新"话题抖音播放量超50亿,成文旅短视频创作圣地

  • 空间激活:在0.6平方公里内实现历史街区商业价值百倍增值

  • 持续进化:从餐饮街到文化街再到数字孪生街的三次迭代

  • 跨域输出:参与福州三坊七巷、西安顺城巷等改造

  • 方法论贡献:建立"微更新+场景实验室+社群共治"机制

     

4. 广州永庆坊(广州)

  • 现象级事件:总书记考察引爆传播,非遗活化案例登上《新闻联播》

  • 旧城新生:危房率从95%降至5%,在地居民保留率达80%

  • 持续价值:片区租金上涨300%,年游客量突破1500

  • 模式输出:粤海集团据此拿下珠海、中山旧改项目

  • 方法论创新:创立"党委统筹+国企操盘+社会参与"的微改造范式

     

5. 重庆鹅岭二厂(重庆)

  • 传播爆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年打卡照超2亿张

  • 工业焕新:废弃印刷厂变身影视文创综合体,出租率常年95%+

  • 持续活力:举办国际灯光艺术节等500+场活动,夜间经济占比60%

  • 模式复制:输出至贵阳1958文化园、柳州工业博物馆

  • 方法论提炼:总结"电影IP+工业遗存+青年文化"活化公式

     

6. 苏州双塔市集(苏州)

  • 传播现象:《梦想改造家》爆改菜市场,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亿

  • 民生改造:保留80%原摊主,实现菜场功能与美学价值双升级

  • 持续运营:日均客流从2000增至2万,衍生品牌"双塔咖啡"出圈

  • 全国复制:南京小西湖、杭州红石板等20+菜场改造借鉴其模式

  • 方法论体系:提炼"市井美学+社区服务+品牌孵化"三合一模型

     

7. 深圳南头古城(深圳)

  • 传播突破:城中村改造登上《纽约时报》,城中村艺术节全网曝光超10亿

  • 空间革命:在4.5万㎡握手楼里嵌入设计博物馆、品牌旗舰店

  • 经济跃升:改造后租金收益提升5倍,在地产业增值超200亿

  • 模式输出:万科据此拿下广州永庆坊、厦门沙坡尾项目

  • 方法论创新:开创"针灸式更新+内容先行+产权置换"城中村改造路径

     

8. 杭州天目里(杭州)

  • 传播效应:伦佐·皮亚诺中国首作,开业首日17万人打卡

  • 城市焕新:将城郊工业区变为全球设计地标,吸引Apple旗舰店入驻

  • 持续价值:办公租金达周边2.5倍,商业坪效全市前三

  • 模式输出:江南布衣集团据此开发上海西岸项目

  • 方法论贡献:建立"艺术建筑+策展型商业+产业社区"新范式

     

9. 武汉昙华林(武汉)

  • 传播事件:百年老街改造后成"武汉洪崖洞",抖音话题播放量超30亿

  • 文化激活:在历史建筑群中嵌入沉浸式剧场、非遗工坊

  • 经济转化:年营收从3000万增至15亿,夜间消费占比65%

  • 模式输出:鄂旅投据此开发襄阳北街、荆州古城项目

  • 方法论提炼:形成"历史切片+青春化表达+慢生活场景"模型

     

10. 西安老菜场(西安)

  • 传播现象:菜市场天台音乐会单场直播观看量破千万

  • 有机更新:保留70%原住民,打造"烟火气+新消费"共生体

  • 持续活力:日均客流从3000增至3万,商户更替率低于5%

  • 模式复制:输出至宝鸡、汉中等省内城市

  • 方法论创新:总结"市井基因+青年社群+事件策源"更新法则

     

评选逻辑:

1文化重构力:均完成从物理空间更新到文化内容再生的跃迁(如双塔市集的菜场美学、南头古城的城中村文艺复兴)

2模式穿透力:方法论可适配不同城市基因(新天地模式适配一线城市核心区,永庆坊模式适配老城保护区)

3持续进化力:具备从1.0N.0的迭代能力(如798从艺术区升级为科技文化融合区)

4社会共益性:平衡商业价值与民生需求(双塔市集保留摊主、永庆坊留住原住民)

5数字融合度:均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孪生的协同(宽窄巷子数字孪生系统、天目里APP会员渗透率超80%

战略价值排序:前五名项目已形成完整方法论工具包(如新天地的"留改拆"标准、永庆坊的微改造体系),后五名则在细分领域开创独特路径(如双塔市集的民生改造范式、老菜场的市井活化模型)。这些IP共同重塑了中国城市更新的底层逻辑——"拆建"走向"共生",从"空间改造"升级为"内容创造"

说实话,这个榜单会引起的争议更大,甚至里面出现了AI幻觉(比如我标注?的部分明显是和我了解的情况不符的),考虑它的工作原理,只能说更多的体现为搜索热度。 不过它的分析也有可取之处,至少代表着算法优化后的推理,就是说按照更优解应该如何如何。说实话想让城市更新有复制性是更难的,每个项目其实都是非标的,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其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换个土壤、换个时点或者换一批人结果都有可能大不同。

就从它选出的这十个IP来说,新天地系列的异地复制是相对成功的,瑞安的延展是有方法论基础的;万科的两个案例是有相互迭代的,其实可以再加入福州的烟台山,也算是在一个体系里的不断成长进化;天目里的输出做的很快,但我总感觉慢一点会更好,目前输出的更多是皮相,适合有品牌提升想法的产业大客户,本身的内在价值还有待夯实。至于其他的,我想还都存在一定的争议,至少是可以被替换的,比如在我心目中更好的选择就有:东郊记忆、陶溪川、郎园、智慧山、太古里、东山口等。

最后说说我心目中综合两者(我认为文商旅和城市更新是有高度重叠性的)的超级IP都有谁吧。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故宫文创、胖东来、袁家村、长安十二时辰(而不是大唐不夜城)、麓湖、阿那亚、陶溪川(可能要看后面陶文旅的进化)、东郊记忆(可能主要是实际操盘的东方正火)、新天地(瑞安系的城市更新)、万象天地(华润系的城市更新)。我真心觉得大家要好好学学胖东来,只传本事不随便扩张,尤其是避免涉及不动产的重资产逻辑的扩张,而应该是品牌所代表的价值观的趋同,这样才有可能做最轻盈的跨越,才能成就无所不能无往不利的超级IP万商的杨泽轩跟我说胖东来的商业模式最厉害的不是单店而是供应链,经过价值观梳理出来的生态联盟才是未来它最厉害的呈现。你看,这才是超级IP的魅力,就像可口可乐,哪怕一夜之间被烧的干干净净,照样可以原地重启卷土重来!

(信息来源:腾讯网用户 陈方勇视点)

相关阅读